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1501号万和中心3栋806号
服务热线1
13880368355
服务热线2
19983396406
咨询热线
13541229833
行业监督一
您的当前位置为: 网站首页  >  资料下载  >  行业监督  >  行业监督一

【规划下载】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

来源: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日期:2022-07-10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6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四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的五年;是成都进一步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提升成都都市圈主干功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1示范区的重要五年。规划把握三新一高重要要求,聚焦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提质幸福城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科学制定《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时期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纲要》《四川省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规划纲要》等国家、省有关规划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编制,是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规划,也是指导当前我市城市建设领域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次规划范围为成都市行政管辖范围。


目  录

 

一、发展环境... 1

(一)“十三五”发展成效... 1

1. 新型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 1

2. 住有所居目标基本实现... 1

3. 旧城改造基本完成... 2

4. 公服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3

5. 轨道交通实现网络化运营... 3

6.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4

7. 韧性城市设施稳步推进... 6

8. 建筑业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6

9. 现代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7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0

1. 住房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11

2. 旧城更新任务依然艰巨... 11

3.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需进一步提高... 11

4. “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12

5.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需持续提升... 12

6. 韧性城市体系需持续完善... 13

7. 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仍需加强... 13

(三)“十四五”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13

1.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成都做强极核主干功能的重大机遇... 14

2.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14

3.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成都加快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大要求... 15

4.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成都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重大赋能... 15

二、总体要求...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7

(三)发展目标... 18

1. “十四五时期规划目标... 18

2. 2035年远景目标... 24

三、重点任务... 25

(一)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镇化质量... 25

1. 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强化极核引领... 25

2. 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强化动力承载... 25

3. 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强化节点支撑... 26

(二)持续提升住房供给品质,稳步推动住有宜居... 26

1.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深入实施长效机制... 26

2.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大城市居住问题... 26

3.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促进平衡协调发展... 28

4. 提升住房建设品质,稳步实现住有宜居... 29

5. 强化公积金支持作用,保障缴存人基本住房需求... 30

(三)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风貌提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31

1. 统筹推进老城区成片更新,推动城市功能完善... 31

2.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3

3. 大力开展老旧社区发展治理,提升服务治理水平... 34

4. 继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彰显天府文化特色... 35

(四)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增强市民获得感... 37

1. 补齐基本公服设施短板,构建十五分钟公服圈... 37

2. 加强特色公服设施供给,构建高品质公服设施体系... 39

3. 推动重大公服设施增量增效,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40

4. 强化公服领域新技术运用,推动公服设施智慧化... 42

(五)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43

1. 推动同城化轨道交通发展,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43

2. 高质量推进市域地铁建设,补强轨道交通网络... 44

3. 推动西部片区旅游轨道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45

4. 加快实施TOD综合开发,重塑城市空间形态... 45

5. 强化轨道公交慢行有机融合,引导绿色低碳出行... 45

(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提高市政设施功能品质... 46

1. 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46

2.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47

3.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1

(七)开展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51

1. 推进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防洪防涝能力... 51

2. 健全城市安全管理机制,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53

(八)大力推进建筑绿色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转型... 54

1.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助力美丽公园城市建设... 54

2. 转变工程建造方式,创新驱动行业转型升级... 55

3. 打造建筑业生态圈,实施延链补链固链强链... 56

4. 推动行业高质发展,优化产业链全要素配置... 58

5.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做强企业... 59

(九)扎实开展村镇建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60

1. 加快县域中心镇建设,提升城镇建设质量... 60

2.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房建设品质... 61

(十)推进政务服务精细化建设,提升行业治理质效... 62

1. 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 62

2. 深化住建领域制度改革,打造公平可及营商环境... 62

四、保障措施... 64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城市建设... 64

(二)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推进城市建设... 64

(三)完善监管考核,有效促进规划实施... 65

附件1: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重大项目... 66

附件2:名词解释... 77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住建领域以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居品质建设提升,经过五年左右的发展,城市建设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为我市从区域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跃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1.新型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

贯彻“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市域空间格局加快从“两山夹一城”转向“一山连两翼2”,初步构建了“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组团式、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十三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78.77%,较“十二五”末增长了10.3%,市域常住人口由2015年末的1465.75万增加至2093.78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 住有所居目标基本实现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完善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租赁补贴多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市累计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16.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4.8万户,全面实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供应114.6万套,新增住房解决近300万人的居住问题。

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立足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进一步优化住房空间布局,主城区新增商品住房供应占比较“十二五”期间减少15.4个百分点,远郊市(县)供应占比较“十二五”期间增加14.4个百分点。立足宜居品质不断提升,不断优化住房套型结构,“十三五”末,面积144平方米以上新增商品住房供应占比较“十二五”期间增加4.8个百分点。

3.旧城改造基本完成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入收尾阶段。创新融资模式及实施方式,完成棚户区改造61274户,基本消除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同时,全市利用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实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实现投入产出平衡且略有盈余。积极推进城中村收尾工作,完成城中村改造58510户,实施完成率达到90%。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显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旧城区功能品质。

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基础配套为重点,实施老旧小区专项改造行动。“十三五”期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632个,惠及居民42万户,实现老旧小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和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全部已改老旧小区建立小区自治组织、物业管理和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的长效机制,形成改造与管理并重的“成都经验”。

历史文脉保护持续强化。推进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认定公布314处历史建筑,并设立了保护标志牌。努力推进修缮利用,完成28个修缮项目,推出30余处活化利用项目。启动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专项行动,已完成93处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和保护图则编制。新增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71个传统村落,古镇古村落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4. 公服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建成17个文化地标载体,城市魅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完成49个重大体育设施建设,城市承办重大赛事的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完成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8个重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基本形成。进一步健全居住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厕所革命”、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建设专项攻坚等多项行动,新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项目5730个,建设总量较“十二五”同期增加近7倍,覆盖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5. 轨道交通实现网络化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里程从“十二五”末66公里增至558公里(含有轨电车39公里),运营规模跃居全国第四,成都迈入大线网运营时代。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400万乘次,中心城区核心区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53%,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体系。持续加密提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目前地铁在建8个项目共计176公里,有轨电车、空铁在建2个项目共计31公里。

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渐次开展。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市域(郊)铁路成都至资阳线(S3)、成都至德阳线(S11)、成都至眉山线(S5)、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规划建设工作。市域(郊)铁路成都至资阳线已开工建设,成都至德阳线、成都至眉山线、龙泉至天府机场线已争取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铁路公交化在全国率先实施。利用成灌(彭)、成蒲、西成、成贵等铁路富余能力,加密开行成都至平原城市群动车,成都境内开行里程达430公里,日发动车401对,基本形成成都至德阳、眉山、资阳30分钟交通圈,成都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60分钟交通圈。

TOD4综合开发实践不断创新。研究制定TOD综合开发相关政策,高效出台系列顶层文件,努力推动轨道线网与场站周边土地同步规划、统筹建设开发、统一运营管理,成为国内首个高能级实质性规模化推进TOD综合开发的城市,全速推动首批14TOD示范项目建设。

6.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中心城区路网基本建成。“环+射”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体系基本构建,按规划建成89%。全市累计打通“断头路”275条,完成街巷加密约1200公里,重点区域“断头路”基本打通,小街区路网基本按规划形成,城市微循环系统基本构建。全市建成道路约8000公里,实施完成率达71%。中心城区核心区建成道路2671公里,道路路网密度提高至7.80公里/平方公里(含绿道),道路面积率达到14.35%

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建设体系初步构建。大力推进街道一体化设计,打造街道“U”型空间。制定《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建设技术规定》等系列文件。以改善街道空间环境品质、交通安全和营造公园城市街道空间的新标杆为目标,在枣子巷、杉板桥路、羊西线和东西城市轴线等项目中试点示范街道一体化设计,助推公园城市高质量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探索研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智慧多功能杆建设和装配式施工技术,制定《成都市公园城市智慧综合杆设计导则》。在东西城市轴线、一环路和东部新区市政道路等项目中示范建设智慧多功能杆,在三环路扩能改造、成彭高架入城段等市政道路建设中推广标准构件采用装配式施工。

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初步构建地下空间政策体系,出台《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等20余个配套政策,建立了地下空间管理体系框架。开展完成7980平方公里城市地下空间地质资源调查工作,完成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设示范试点。

7.韧性城市设施稳步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市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等规定。构建“规划-建设”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实现海绵城市全流程管控。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323.25平方公里,在建小区、广场绿地、道路绿道、河湖水系海绵项目共计858个,建成项目662个,市域建成区26.7%的面积达到年径流控制率70%的要求。

综合管廊4试点示范效应显著。我市2016年获批成为综合管廊国家试点城市,21个试点项目按期完成。编制市域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建立综合管廊建管运维标准体系。全市累计在建、建成综合管廊廊体长度约232公里,约53.2公里实现运行,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主干体系基本呈现。地下综合管廊初步形成1个市级总控中心、3个分控中心的智能化运维体系。

给排水管网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随道路新建给水管网约2458公里,新建污水管网约2525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245公里,新建、改扩建给排水管网和下穿隧道按国家最新规范要求进行了提标,管网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开展绕城高速内住宅小区内部排水管网普查治理工作,已完成普查7993户,完成率达87.16%

8. 建筑业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建筑业规模日益壮大。建筑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5万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968.42亿元,占全市GDP6%以上。企业资质结构不断优化,到2020年底,全市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增加至22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473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932家。

装配化建造方式快速推进。全市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应用,装配式建筑全面覆盖全市新建项目,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近1亿平方米,装配率由20%-30%提升至30%-50%。被列为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成(在建)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4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9个、省级示范基地12个,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产能达到315万立方米。

绿色建筑5性能和品质逐渐提升。全市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全面覆盖全市新建项目,绿色建筑总面积累计突破2亿平方米,并形成了天府国际机场绿色片区、新川绿色生态城区等规模化应用成果,24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由不低于50%全面提升至不低于65%,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43万平方米。建立了“成都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信息化系统”,实施69栋共28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能耗监测。

9. 现代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城市体检全面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开展城市体检,查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的要求,连续3年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试点城市,建立了“查症状、找病因、开药方、管长效”的城市体检年度体检机制,构建了市、区两级城市体检体系,编制形成了年度城市体检报告,实施年度问题整治行动。

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我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基本实现全市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个统一”,施工图审查全程网办。审批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流程审批总用时从平均219个工作日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2019-2020年国家多个部委组织的营商环境测评中,我市“办理建筑许可”指标被评定为全国领先,“搭建中介服务超市”“建立全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建立智慧工地管理体系”等具有成都特色的多条改革举措在全省、全国推广。

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工程项目获鲁班奖11个,国家优质奖22个,“詹天佑奖”4个,“天府奖杯”130个。建筑工程报建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到位率和工程质量合格率均达100%。招投标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电子评标”“不见面开标”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顺利。住建领域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投标、工程担保、“双随机”核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智慧工地实现在建项目全覆盖。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自贸试验区改革任务和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按要求完成。遵循“能放尽放”“权责一致”原则,系统梳理65项权责事项,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交由区(市)县实施。

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分类

指标名称

“十三五”末目标值

“十三五”末完成值

备注

轨道交通

轨道占公交出行比重(%

中心城区核心区

50

53

已完成

成都天府新区

30

60

已完成

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公里)

地铁

500

519

已完成

有轨电车

59

39

未完成

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核心区

0.8

0.71

未完成

成都天府新区

0.4

0.56

已完成

市政基础设施

道路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核心区

6.8

7.8

已完成

成都天府新区

7.2

8.38

已完成

公共交通(含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中心城区核心区

60

60

已完成

成都天府新区

45

-

-

中心城区快速路网里程(公里)

250

253

已完成

综合管廊建成规模(公里)

全市

200

206

已完成

中心城区核心区

56

99.2

已完成

成都天府新区

42

54.8

已完成

郊区(市)县

102

52

未完成

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

全市

25

26.7

已完成

公共配套设施

实施各类公共配套设施项目(个)

全市

5500

5730

已完成

中心城区

2000

3182

已完成

旧城更新改造

老旧小区(个)

1100

4632

已完成

棚户区改造(户)

60000

61274

已完成

城中村改造数量(户)

40000

58510

已完成

建筑业

装配式建设工程

房建工程项目

单体预制装配率(%

35

30-50

已完成

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开工总面积比例(%

35

51

已完成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能(万立方米)

300

315

已完成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占当年开工总面积比例(%

80

89.6

已完成








注:“十三五”期间中心城区指“11+2”区域,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中心城区核心区指“5+1”区域,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旧城更新改造、建筑业五大类25项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建设、郊区(市)县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同时,结合我市2020年度城市体检评估报告,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针对性补强。

1. 住房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不充分,对新市民、青年人住房的保障不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不充分。住房供应结构存在供需匹配程度不高,未充分满足刚需刚改等合理住房需求,住房品质和物业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因城施策的房地产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

2. 旧城更新任务依然艰巨

旧城更新需求量大,全市有更新需求的老旧片区173个,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功能固化、产业空心化、基础设施老化和公共服务功能缺失等问题。2004年以前建成、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2555个,存在失养失修失管、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更新资金短缺矛盾突出,政府和国企平台公司作为更新主体,项目资金来源以国有企业自筹和信贷为主,社会资本参与不够,面临资金不足、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无法实现跨区域平衡等问题。

3.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需进一步提高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水平不平衡,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建设力度、政府投入等方面与城市有较大差距。优质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如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精准化供给水平有待提高,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才结构等匹配度不高,无法满足居民差异化、高标准的需求。

4.“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系统融合不足,铁路富余能力未充分利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存在资源共享不足,还未实现安检互信、票制协同。都市圈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尚未形成,成德眉资间现开行的公交化列车难以满足同城化需求,市域(郊)铁路建设仍需加快推进。对标国土空间规划绿色出行85%目标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网规模尚需提升,常规公交、慢行交通与轨道交通接驳的便捷性与优先性有待改善。轨道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效应还未凸显,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TOD聚集效应尚未成熟。

5. 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需持续提升

全域一体化路网格局尚未形成,道路资源区域布局不平衡,道路交通资源与城市功能匹配不够合理,城市通勤效率有待提升。既有道路交通资源挖潜利用不够,市政设施集约度还不够高,街道景观、建筑品质需进一步提升。跨区域路网功能不够完善,城郊结合部受拆迁、征地等因素影响,仍存在部分断头路。新城建刚刚起步,智慧城市智能感知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6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尚在建立之中。地下管网智慧程度有待提高,智能化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需继续提高。

6.韧性城市体系需持续完善

超大城市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预测预警能力亟待提升。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增多,城市重要区域和设施(如地铁、下穿隧道和地下商场等)极端天气下存在内涝风险,区间排洪河道尚未按最新防洪标准建成。老城区既有老旧管网建设标准偏低,局部存在错接漏接,亟需加快修复更新。地下综合管廊网络体系尚未形成,支线管廊建设滞后,现状和新建管线入廊率低。

7. 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仍需加强

建筑业总产值规模总量不大,与北京、武汉等万亿级产值规模还有较大差距,与城市发展能级不匹配。建筑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航母型”“旗舰型本地领军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仅有2家企业入选《工程新闻纪录(ENR)》国际承包商250。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装配式建筑发展不充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圈强链推进建筑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还未形成。建筑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不快,推进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建筑能耗仍然较高,碳减排任务重。

(三)十四五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未来五年,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变化蕴含的新机遇、国家战略变化赋予的新使命、发展阶段变化呈现的新趋势、群众需求变化带来的新向往,着力在唱好双城记中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在打造都市圈中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在建设示范区中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在提质幸福城中更好满足市民生活向往。

1.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成都做强极核主干功能的重大机遇

十四五时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有利于提升城市极核和主干功能。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打造以成都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有利于提高成都城市发展位势能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两中心两地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定位,其中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为我市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和路径。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城市建设规划要落实好成德眉资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重点任务,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2.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提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价值,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省委要求坚持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统揽,以新发展理念为、以公园城市为。市委提出要以片区综合开发和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全方位变革城市战略思维,创新场景营城路径、建设方式、治理体系,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3.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成都加快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大要求

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提出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市委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7目标为引领,全方位优化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推动城乡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推动组团式发展;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格局;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加强完整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农房建设等举措,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4.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成都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重大赋能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深入推进城市信息模式(CIM)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智慧社区,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联网汽车等试点任务,推进试点项目落地实施,带动有效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释放城市发展潜力,形成发展新动能,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推动城市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建设工作总要求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重点抓好住房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等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径。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协调,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都市圈建设,推动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围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城市功能,推动市域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城市内涵发展、精明增长。

坚持共建共享,助推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领域,以城市体检为抓手,系统查找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并针对性提出诊疗方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创新  驱动,实现住建领域高效能治理。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撬动治理领域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住建领域管理、服务、运行的深度赋能,打造精细化、智慧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

坚持开放发展,促进成都实现高标准建设。全面对标世界先进城市,遵循国际化城市建设理念,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功能,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灵活高效的开放管理体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三)发展目标

1.“十四五时期规划目标

2025年末,全面构建现代化建设、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赋能、智慧化运行、全周期管理的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模式。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城市形态基本呈现,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建立,超大城市现代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政策框架基本建立。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质量稳步提升,人口总体规模和空间分布得到有效调控,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2025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

高质量住房供给体系较为完善。以住有宜居为导向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住房供应结构不断优化,职住平衡格局基本形成,住房居住品质持续提升,房价收入比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较低水平。十四五期间新增供应商品住房100万套(间),其中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满足一套房”“一间屋”“一张床多层次住房需求。到2025年末,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覆盖面达到100%,成品住宅比例达到80%以上,新建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100%

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运作机制基本成熟,老旧片区更新实现全覆盖,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2004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治理、服务一体化全面实施。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173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新增改造老旧小区2555个,打造特色街区100条。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基本构建起与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相匹配、覆盖常住人口的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居住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全面补齐,城市重大功能性公共服务设施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重大文体设施满足国际化、高标准的文化、赛事等活动举办要求,重大医疗设施满足应急管理体系要求,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到2025年末,十五分钟公服圈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天府文化地标130处、国家级博物馆23座,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家以上,新增三级乙等县级疾控中心5个以上。

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都市圈出行交通体系基本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形成,轨道上的都市圈格局基本构建,轨道交通场站TOD开发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凸显。到2025年末,实现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850公里以上,铁路公交化达560公里。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轨道占公交出行比重达65%。成德眉资各方向实现2条以上轨道联系,构建成德眉资同城化1小时通勤圈。市县枢纽至少一线串联,构建市域30分钟交通圈。全市开工建设60个以上TOD项目,陆肖站、行政学院站、三岔站等14个站点首批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基本呈现。

市政基础设施更加智慧高效。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市域骨干性断头路基本消除,中心城区快速路、主干路网体系全面建成,通勤时间逐渐减少,新型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基本实现。到2025年末,全市快速路里程达到约315公里,30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达到45%

安全韧性体系基本构建。城市防灾减灾水平有力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得到可靠保障,海绵城市全域系统化推进,综合管廊基本实现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地下管线初步实现建管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到2025年末,市域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累计建成359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建筑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建筑业产业生态圈基本完善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5年末,全市建筑业总产值7800亿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达到70%节能标准,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0%,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80%

城乡一体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区(市)县、镇(街道)三级乡村建设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农房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立,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农房建设品质和居住功能不断提升。

行业治理更加智慧精细。城市治理体系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智慧住建应用体系基本建立。营商环境稳定公平可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设工程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智慧物业系统全面建成。城市体检指标标准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城市体检颗粒度进一步延伸至街道、社区。

指标设置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城市体检指标为基础,从品质生活、交通便捷、安全韧性、绿色发展、智慧治理五方面,构建45个详细指标。

专栏2十四五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目标

指标

属性

新型城镇化建设

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0

预期性

高品质住房供给体系较为完善

品质生活

2

新建商品住房建设套数[万套(间)]

100

预期性

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万套(间)]

30

预期性

3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38

预期性

4

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常住人口)(%

100

约束性

5

新建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

100

约束性

6

成品住宅比例(%

80

预期性

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实施

7

新改造老旧小区量(个)

2555

约束性

8

棚户区改造量(户)

10000

约束性

9

城中村改造量(户)

6800

约束性

10

老旧片区有机更新(个)

173

预期性

11

历史建筑累计认定数量(处)

480

预期性

12

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有效利用率(%

50

预期性

13

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和保护图则编制数量(处)

350

预期性

14

省、市级传统村落保护覆盖率(%

100

预期性

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15

建成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率(%

90

约束性

16

十五分钟公服圈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7

天府文化地标累计总量(个)

130

预期性

18

国家级博物馆累计总量(个)

23

预期性

19

建设邻里人家(个)

50

约束性

20

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处)

1000

预期性

21

新建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化率(%

100

约束性

22

新建公共停车场充电桩配建比例(%

20

约束性

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都市圈出行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交通便捷

23

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公里)

560

预期性

24

市域铁路运营里程(公里)

20

预期性

25

地铁运营里程(公里)

695

约束性

26

有轨电车、空铁等其他制式(公里)

70

预期性

轨道交通为主体的都市圈出行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27

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

建成区轨道站点800米范围覆盖率(%)(5+1区域)

60

约束性

产业功能区覆盖率(%

60

预期性

28

每万人轨道交通里程(公里)

0.6

预期性

29

轨道占公交出行比重(%)(中心城区)

65

预期性

30

TOD示范项目基本呈现(个)

14

预期性

31

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中心城区)

70

预期性

32

公共交通(含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中心城区)

60

预期性

市政基础设施更加高效便捷和智慧

33

城市建成区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5+1区域)

8.5

约束性

周边区(市/县)

7.8

约束性

34

林荫停车场推广率(%

≥60

预期性

35

新增城市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3000

预期性

安全韧性体系基本构建

安全韧性

36

综合管廊累计总里程(公里)

5+1区域)

123

预期性

周边区(市/县)

236

37

建成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

50

约束性

38

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人)

≥2

预期性

建筑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

39

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比例(%

100

约束性

40

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

80

预期性

41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7800

预期性

42

特级(综合)资质企业(家)

23-25

预期性

行业治理更加智慧精细

智慧治理

43

新城建试点区域新开工建筑工程全过程应用BIM建设技术比例达到(%

80

预期性

44

新增智慧化停车场(个)

105

约束性

45

符合安装要求的建设工地扬尘监测覆盖率

100

约束性










 

注:5+1区域: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成都高新区。中心城区指“12+2”区域: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以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

2. 2035年远景目标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全面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成熟稳定,人民普遍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生活,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为全国典范,全方位迈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

人居品质宜居舒适。住房供需实现动态平衡,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实现现代化,居民住房更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更加绿色宜居。城市更新科学有序,在制度机制、成片更新、项目融资等方面形成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成都经验模式。公服设施优质均衡,达到我国东部地区水平,与人口增长实现供需平衡。重大公服设施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平,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基础设施智慧高效。建成轨道上的都市圈,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1小时通勤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小支路网全面疏通,居民出行整体通达性达到较高水准,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完善便捷。城市管网、城市运行等支撑系统运行智慧、高效,城市应急抗灾减灾体系全面构建。

建筑业发展创新优质。全面实现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建筑业成为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创新引领的智慧产业、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联动性强的支柱产业。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等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建筑人才队伍基本形成。

城市治理现代高效。基本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行政得到全面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科学的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镇化质量

1. 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强化极核引领

中心城区聚焦做优做强高端要素运筹、国际交流交往、现代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产业转型升级、宜居品质提升、治理效能增强,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非核心功能,推动优质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新城延伸,加快实现由中心集聚向辐射带动转变,打造具有超大城市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核心功能集聚高地。

2.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强化动力承载

城市新区聚焦做优做强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按照片区综合开发理念,发展公园城市建设先行示范作用,强化场景营造和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推进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构建未来城市综合服务配套体系,推动城市营建与产业发展协调互促,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增长极。

3.做优做强郊区新城,强化节点支撑

郊区新城聚焦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和人口疏解为导向,按照控制规模、提升品质的发展路径,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风貌形态,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拓展超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空间。

(二)持续提升住房供给品质,稳步推动住有宜居

1.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深入实施长效机制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健全住房与土地、金融、财税政策的联动机制,持续提升系统思维、精准治理能力,稳步推动房地产调控由单一的行政管控向综合施策转变,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2.健全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大城市居住问题

提升住房保障质量水平。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租赁补贴和人才公寓多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区分困难群体,分类实施精准保障,能保尽保、应保尽保。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十四五”期间,通过新建、改建、配建、改造等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优化人才公寓的规划布局,采取商品住房配建为主、集中新建为辅的建设模式,增加人才公寓供应点位和灵活供应时序,满足人才多元化住房需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专栏3:住房保障体系

u对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采取公租房实物保障为主、租赁补贴为辅的方式,实行应保尽保、应保即保。

u对户籍中等偏下收入家庭,采取租赁补贴为主的方式,合理解决居住需求。

u对新毕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青年人群体,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补贴或公租房,支持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

u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环卫、公交、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公共服务行业及产业功能区从业人员保障力度,有效解决其居住困难。

u对符合条件的人才,通过人才公寓、租赁补贴或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实现职住平衡。

增强商品住房供应效率。建立以住房需求为导向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稳步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十四五”期间,新增住宅用地不少于6500公顷,占经营性用地的比重不低于60%,供需紧张区域不低于70%。通过新建、改建、盘活存量等方式,新增供应商品住房100万套(其中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满足“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多层次住房需求。积极盘活存量住房,持续完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和居住功能,提升老旧小区的宜居水平。提高存量住房利用效率,减少空置住房。

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引导城镇居民通过租赁解决居住问题,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强化税收、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居民家庭将富余住房用于出租,引导企业在租赁住房需求量大、基础设施完备、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齐全的区域和TOD周边建设租赁住房,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提高租售比例。完善长租房政策,支持开发企业自持住房出租经营。

专栏4: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支持政策

u适当增加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在年度供地计划中单列租赁住房用地,支持在商业用地中建设自持租赁住房。

u创新土地供应方式。鼓励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利用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集中建设租赁住房。

u扩大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其他资金参与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营,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住房租赁项目不同阶段规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发行住房租赁有关债券及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积极发展住房租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u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有新建、改建租赁住房项目的市属国有住房租赁企业,根据市级财政收支预算情况,采取注入企业注册资本金方式充实企业资本,壮大企业规模。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加大支持和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3.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促进平衡协调发展

优化住房空间分布。促进住房资源与产业布局平衡配置,坚持住房发展与城市格局相匹配,结合城市经济地理重塑和优化人口结构的需要,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措施,促进职住平衡。中心城区立足于引导人口有序疏解,适当控制新增住宅用地和商品住宅开发规模,优化土地结构,同时进一步盘活存量房源,规划建设中小套型租赁住房;城市新区立足增强于人口承载能力强化带动能级,因地制宜制定支持其区域发展和人口集聚的住房政策,强化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提升人口承载能力;郊区新城立足于优化调整住房结构,适当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建设品质,承接新型城镇化转移人口;产业功能区合理确定产业和住宅比例,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优化住房套型结构。支持开发企业适度建设大套型商品住房满足改善性需求,确保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户均住房套数不过快增加,促进居住人口规模合理增长。切实增加轨道交通沿线、TOD和产业功能区周边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提升适龄就业人员通勤效率。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鼓励新建居住区中配建老年住宅单元,形成一定比例的适老性住宅。

4. 提升住房建设品质,稳步实现住有宜居

提升居住建筑设计水平。在“疫情”“双碳”及生育政策调整大环境下,开展居住建筑空间布局优化设计理论研究,贯彻舒适宜居、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推进居住建筑空间灵活可变的结构形式研究,推进住宅建筑结构主体与装饰装修一体化设计,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8技术在住宅建筑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切实提升住宅建筑设计水平,引领住宅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积极发展绿色住宅。推动住房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降低住宅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推广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推进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试点,鼓励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保障购房人权益。推广住宅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推进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通用、协同的软硬件体系标准。

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模,落实完整居住社区标准,推进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因地制宜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建设短板,确保新建住宅项目同步配建设施。推动公共服务重心下沉,重点完善社区养老、托育、医疗、体育、助残等服务,发展符合居民家政、休闲、社交、购物等需求的社区商业。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加快发展数字家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鼓励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提升居住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强化公积金支持作用,保障缴存人基本住房需求

进一步强化贷款额度与缴存时间、缴存余额挂钩的配贷机制,建立贷款额度上限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公积金中心资金流动性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创新构建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政策体系,形成兼顾制度吸引和流动性平衡,有利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的政策长效运行机制。保障缴存人购买自住住房的提取需求,支持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探索推进成都都市圈住房公积金政策协同。

(三)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风貌提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1.统筹推进老城区成片更新,推动城市功能完善

全面实施片区有机更新行动。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按照“留改建”理念,以“城市体检”为路径,以保护传承、优化改造、局部恢复性重建为主要方式,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整体推进老城区173个老旧片区成片更新,着力破解人口老龄化、产业空心化、配套设施不完善、核心功能不突出的问题,做优做强国际交流交往、现代服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鼓励各区(市)县结合全国试点城市有关要求,在全市域分层级开展城市更新试点示范,每个区(市)县至少启动一个城市有机更新试点项目。

补齐老旧片区配套设施。结合城市开敞空间,完善老城绿道系统,强化居住与就业两端的轨道站点覆盖率,增设公交站点,完善智慧交通设施,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及老城区“停车难”问题。整合释放片区可利用空间及资源,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完善旧城片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邻里人家”生活服务综合体。统筹实施病害管网治理、雨污分流“里子工程”,逐步优化完善老城区市政管线监测及智慧管理系统,完善环境卫生收集设施。

升级老旧片区功能业态。整合腾退低效工业仓储区、低效商业办公区等低效产业空间,创新探索“EPC+O”(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一体化总承包)等招投标模式,引入专业化企业运营,以场景营造为抓手,培育新经济、发展新业态、植入新场景、促进新消费,推动老城区产业转型、功能转换、消费升级。

提升街区风貌和环境品质。结合片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街道“U”型空间打造,推进既有建筑风貌提升和“第五立面”改造,每年实施城市既有建筑风貌提升不少于13个片区,每年打造特色街区不少于20条。加快街头绿地、小游园建设和老旧公园改造提升,实施锦江公园和一环路子街巷整治提升,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至2025年末,实现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的目标。深化“两拆一增9”专项行动,每年完成1000个点位整治。继续推进640条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进一步彰显街巷特色。统筹“金角银边10”城市空间更新利用,累计打造1000处融合体育、文化、休闲、商业等功能的“金角银边”示范点位。深化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提升街区和建筑设计感、品质感和标识性。

专栏5:老城区成片更新

u实施天府锦城城市更新。依托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等历史片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植入新兴功能业态,通过文商旅融合带动文化价值集成转化。依托天府锦城“两环八线十三片”等街巷,整合释放街道可利用空间,植入生活、文旅、消费、科创等多元场景,打造成都版“硅巷”“市井烟火巷”。

u实施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城市更新。将成华区中环路二仙桥西路南北两侧以延续工业文化为特色,通过“文创+”“园区+”发展思路,利用工业遗产文化资源,打造“音乐演艺、影视传媒、数字娱乐”三大文创产业生态,对区域的工业文化进行再活化和再塑造,实现老厂区、老厂房活化利用。

2.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分类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按照“保安全、重基础、强完善、促提升”的原则,统筹推进安全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四类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十四五”期间,新增改造老旧小区2555个。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片区内老旧小区底数。坚持“先自治后整治”,充分征求居民意愿,达到规定条件后启动改造工作。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治清单,合理编制实施计划和改造方案,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片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空间优化升级、存量资源盘活等工作。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积极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整个片区统筹改造,加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利用公共资源、地下空间增设停车设施,改善老旧小区停车需求。同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促进居住社区品质提升。

推进老旧小区示范项目建设。结合老旧片区有机更新,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示范项目,每年每个区(市)县完成1-2个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各区(市)县结合本地特点,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市民生活元素,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区(院落)。

专栏6:老旧小区分类改造

u安全类。消除建筑结构、燃气等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实施的内容,包括院落燃气、供电、排水、消防、安防及房屋结构等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整治,其中D级危房应及时完成人员搬离和应急处置,此类立查立改。

u基础类。重点是建筑物屋面、外墙、雨污分流等公共部位维修。此类基于群众意愿,应改尽改。

u完善类。在达到基础类标准前提下实施的内容。按照能装愿装,尽装快装原则鼓励将电梯加装纳入院落改造统筹实施。此类尊重群众意愿,能改则改。

u提升类。已达到基础类标准且有相对完善配套前提下实施的内容,参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社区管理机制等完整居住社区标准进行提升。此类立足实际,积极推进。

3. 大力开展老旧社区发展治理,提升服务治理水平

优化便民服务供给。大力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实现亲民化改造全覆盖。推动便民服务线上线下集成,拓展智慧养老、医疗康养、物业服务、智能配送等社区智慧应用场景。

推动老旧社区“微更新”。整合利用低效用地、“金角银边”和社区闲置空间,采取设施嵌入、功能置换、业态提升、场景营造等策略推进社区微更新,打造小尺度、多功能的“泛空间”,增强社区与人的情感黏性。探索小区业主、社区规划师、社区建筑师、非营利组织等民间力量开展自下而上的“微更新”,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建筑师)发动居民、参与设计、指导建设的专业作用。

健全老旧社区治理机制。支持成立业主大会、院委会等小区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协调联动机制,推广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和“责任建筑师制度”,在社区更新工作中引入社区规划师和社区建筑师,通过跟踪指导、参与社区规划和行动计划,系统性指导社区更新。

4. 继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彰显天府文化特色

深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工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保护制度,做到按级施保、应保尽保。出台《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建立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维护修缮机制,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更新改造、合理利用,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研究制定历史文化标准保护利用相关的技术体系标准,持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申报工作,适时开展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评定工作,紧抓各级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录内的传统村落保护全覆盖。积极争取资金开展历史文物保护整理、历史建筑修缮、历史街区打造等工作。

专栏7: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保护

u推进历史建筑修缮工作。新增认定历史建筑120处,大力推进已公布历史建筑修缮工作,通过修缮促进历史建筑多元化活化利用,支持在保护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实现保护对象活化利用,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u创新保护利用方式。鼓励利用历史建筑开展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商业经营活动,推动历史建筑转变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社区活动室、图书馆等文化交流、公共服务功能。

u历史建筑测绘建档行动。推进全面完成2024年底前公布历史建筑挂牌、测绘建档及保护图则编制工作,保存好历史建筑重要数据与现状信息,逐步实现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探索天府文化演绎时代路径。深入挖掘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城市建设更新中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对街巷肌理、重要建筑、原生树木、记忆节点等应保尽保,以原真形象留住城市记忆。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统筹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植入科创、文旅、创意等多元业态,打造一批主题功能鲜明、文化韵味浓厚的特色空间场景。开展传统村落活化利用行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环境优美、产业集聚、文化厚重的传统村落活化典范。凸显“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古城格局,营建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形成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展示核心区、老城中优转型示范区。

健全历史文化保护支撑体系。推进城乡建设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制定市级历史建筑数据库,推进完善成都市古镇古村落数字博物馆工程。通过市、区(市)县两级联动,共同搭建城乡建设历史文化申报系统和城乡建设历史文化动态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评估,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前介入工作机制,防止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

塑造公园城市风貌形态。开展城市设计、传承“花重锦官城”意象,提高城市风貌整体性、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统筹协调老城新城形态风格,在老城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活化复兴特色街区,结合历史文化风貌片区和历史文化资源,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特色。在新城区促进地形地貌、传统风貌与现代美学相融合。统筹塑造地上地下风貌,推行分层开发和立体开发,增加景观节点和开敞空间。寓建筑于公园场景,控制适宜的建筑体量和高度,塑造天际线和观山观水景观视域廊道,呈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美景。丰富城市色彩体系,推进屋顶、墙体、道路、驳岸等绿化美化。

(四)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增强市民获得感

1. 补齐基本公服设施短板,构建十五分钟公服圈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精准补短板行动。推动服务户籍人口向服务常住人口转变,结合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公共产品更加优质普惠、共享可及。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需求。强化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1万张,加快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新增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30个。丰富家门口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构建15分钟健身圈,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新建、改造菜市场400家以上,打造15分钟“菜篮子”基本公共服务圈。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级扩能,构建乡村社区15分钟骑行生活圈。重点攻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充实农村教育设施供给,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差距;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基本建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专栏8: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

u基础教育补短板行动。增加学位供给,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

u养老设施补短板行动。提供更加充足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触手可及,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条件的居住区按照“5分钟生活圈设立养老服务站点。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1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

u体育设施补短板行动。推动每个村(社区)至少建成1运动角,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00处,实现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高质量建成“15分钟健身圈

u农贸市场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家门口的菜篮子建设,新建、改造菜市场400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符合规划的农贸市场(菜市场)达到1300个,“5+1”区域标准化农贸市场占比达到100%

u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每个镇(街道)至少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园,改扩建一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提升镇(街道)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一批中心卫生院,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县有养护院、镇有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有互助点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支持每个区(市)县至少建有1所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敬老院。

2. 加强特色公服设施供给,构建高品质公服设施体系

实施功能提升、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不同片区的年龄结构、人才结构、生活方式等差异化特征,提供更多便捷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聚焦“一老一小”,满足老年、儿童需求,设置老龄友好、儿童友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食堂、老年教育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儿童小型室外活动场所等;统筹推进社区环境适老化改造,实施无障碍场景营建。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和产业人群需求,关注社区“家门口”的变化,聚焦回家的路、上班的路、旅游的路、上学的路,提供满足生活美学、绿色通勤、游憩休闲等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绿道、社区美空间等。结合区域特色和人群需求,合理配置基础便民型社区商业,实现生鲜菜市、洗衣理发、家政维修等基本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

专栏9: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

u老年大学建设和提升行动。建成城乡一体的区(市)县镇(街道)居委会(村)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各区(市)县均建有本级老年教育学校,100%的镇(街道)建有老年教育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设社区康复设施。在23个区(市)县各建成1个区级中心、2个社区康复站点,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在镇(街道)全覆盖。

u无障碍场景营建。新建项目按照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的原则,设置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对城镇老旧小区、老旧楼房以及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社会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统筹推进社区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小区道路、居住绿地、配套公共设施、居住建筑、停车场(库)等范围的无障碍设施,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100%80%

u加大托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及配套安全设施建设,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实施建设;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以及旧城改造等方式,按照每千人不少于4.5个托位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u儿童之家建设。依托社区综合体、闲置公服等,着重针对社区(小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儿童专项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升,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合理增设室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

推动“公园+”公服设施建设。结合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等开展“公园+”“绿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利用草坪广场、水域资源等布局建设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球类运动设施,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00处。结合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打造“邻里人家”50个。在天府绿道、公园中建设一批博物馆、美术馆、书店等公共服务设施。

3. 推动重大公服设施增量增效,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推动一批重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做实做强区域性医疗中心。建成一批疾病防治设施,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家以上,新增三级乙等县级疾控中心5个以上,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

提速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天府文化地标项目,深入实施区(市)县国有综合博物馆“一馆工程”建设行动,统筹协调建设一批标志性演艺场馆,全市国家级博物馆、图书馆、演艺场馆等天府文化地标达到130座以上。

加快重大体育场馆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完善赛事场馆设施,构建举办国际综合性赛事的场馆体系和运营体系。推动建成“成都天府国际竞技训练基地”,推进区(市)县级“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11”全覆盖。

统筹推进其他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类重大公共建设前期研究阶段,应科学规划,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评价要求,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和社会环境的相容性,规避、减少邻避问题产生的影响。高质量建设空港新城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科学馆等一批教育、科技、会展、旅游重大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市能级和核心功能全面提升。

专栏10: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u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计划。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华西天府医院、四川华西国际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期工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青白江妇女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二期工程、成都骨科医院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医疗项目建设。

u文化地标建设行动。完成成都市文化馆新馆、成都人文艺术图书馆、天府美术馆、当代艺术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群、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张大千艺术博物馆、金融城艺术中心、成都考古中心、天府艺术公园、白鹿钻石音乐厅、川剧艺术中心、天府文化中心(东华门遗址公园)、成都乐团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音乐厅)、成都中国书法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市国家级博物馆、图书馆和演艺场馆等天府文化地标达到130座以上,其中国家级博物馆达到23座。

u重大体育场馆建设行动。完善赛事场馆设施,建成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奥体公园、成都国际运动训练基地等具有国际水准、功能复合的场馆设施,结合2023年亚洲杯足球比赛、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等改建一批市、区级场馆,启动成都天府国际竞技训练基地筹建工作。各区(市)县完成1个公共体育场、1个公共体育馆、1个公共游泳池、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体育公共场地设施配置。

4. 强化公服领域新技术运用,推动公服设施智慧化

利用新技术进行供需精准预测。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侦测、分析和整合城市人口、土地、设施使用、需求等方面的运用,建立数据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机制,制定多情景应对策略和调整实施策略,预测公共服务需求变化趋势,增强适应城市发展变化能力。

推动一批创新智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科技赋能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智慧化特色场馆、智慧停车场、智慧社区综合体等智慧化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出台公共服务设施绿色建筑执行标准,推动市级重大公共服务按绿色节能建筑三星实施建设。加强新型光伏材料的应用,试点推动医院等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实现部分电力自给自足。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建建筑配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技术要求,推动新建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建设。

专栏11:智慧公共服务建设工程

u智慧场馆建设。全面完成全市22个智慧场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体育场馆管理智能化、服务智慧化。

u智慧停车场建设。协同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建105个智慧停车场。

u智慧社区综合体建设。加快在社区综合体布设自助公共服务终端,打造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体试点50个。

u其它智慧公服设施建设。围绕智慧城市理念,建成一批智慧运动健身设施、智慧教育设施、智慧医疗设施、智慧文化设施。

u充电基础建设。新建公共停车场按不低于20%的比例配建充电桩;新建小区充电桩配建比例不低于20%,按车位100%比例预留配电容量、电缆管线、综合计量箱等充电桩安装条件,并与新建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五)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1. 推动同城化轨道交通发展,构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推行国铁公交化运营。优化都市圈铁路运力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成渝中线、成都外环铁路等富余能力,加大铁路公交化改造力度,强化远郊区(市)县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联系,力争2025年底形成“一环七射”公交化运营网络,使我市境内铁路公交化运营总里程达560公里,有力支持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

加快市域(郊)铁路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市域(郊)铁路成都至资阳线(S3),规划建设成都至德阳线(S11)、成都至眉山线(S5)、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改造宝成铁路并规划建设青白江至金堂等市域(郊)铁路,全力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支撑东部新城战略实施和国际铁路港大港区发展。到2025年末,建成成都至资阳线(S3),其余4个市域(郊)铁路项目均实现开工建设。

专栏12:市域铁路建设

u成德眉资市域(郊)铁路建设。(S5S11)市域(郊)铁路成都至资阳线起于福田站,止于成渝高铁资阳北站,为资阳与成都同城主通道,兼具资阳直达天府国际机场功能。成都至眉山线起于红莲站,止于眉山音乐广场站,为眉山与成都同城主通道。成都至德阳线起于凤台三路站,止于德阳北站,为德阳与成都同城主通道。

u东进市域(郊)铁路建设(S13)。龙泉至天府机场线起于青台山站,止于天府机场34号航站楼站,为联系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城区的市域快线,同时也是服务天府国际机场的重要交通配套工程。

u大港区市域(郊)铁路建设。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及新建青白江至金堂线,线路起于成都站,止于金堂南站。项目建成后打通成都北改的客流交通廊道,放大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通道功能和蓉欧班列品牌效应。

2. 高质量推进市域地铁建设,补强轨道交通网络

稳步推进第四期规划的176公里地铁项目建设,到2025年末,实现地铁运营里程695公里。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在前期研究阶段,同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优化完善对大客流集散点和重点功能区的轨道服务,补强轨道交通网络功能,提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服务水平,扩大远郊市县轨道交通覆盖范围,结合国家报批政策要求及我市财政可承受能力,力争获批160公里以上并实现开工。

3. 推动西部片区旅游轨道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在西部片区等中心城区外围合理选择发展中低速磁浮、有轨电车、空轨等制式,形成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新格局,助力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西部片区旅游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增强机场、铁路枢纽到重要旅游景点“快进慢游”基础设施功能。到2025年末,建成运营有轨电车等中小运量轨道交通70公里,西部片区力争开工建设1个旅游轨道交通项目。

4. 加快实施TOD综合开发,重塑城市空间形态

坚持“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站城一体、生活枢纽、公园社区、文化地标”理念,加强TOD综合开发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科学推动市、区两级TOD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级统筹实施的陆肖站、行政学院站、三岔站等首批14TOD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示范项目呈现;积极挖潜地铁车辆基地开发价值,扎实抓好后续项目储备落地;探索“TOD+城市有机更新”开发模式,拓展TOD综合开发阵地。指导区(市)县启动属地TOD综合开发项目,推动独角兽岛站、茶店子站等TOD项目开工建设。到2025年末,力争全市开工建设60个以上TOD综合开发项目。

5. 强化轨道公交慢行有机融合,引导绿色低碳出行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统筹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与高效衔接,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格局。出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交通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空间一体化、景观一体化的相关设计导则,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打造及接驳设施建设,实现站点周边地上地下空间有效利用、轨道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接驳。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全面优化公交线网,强化公交接驳换乘,到2025年末,锦江区、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高新区轨道站点周边50米公交接驳站覆盖率不低于85%。推进自行车道、过街设施建设,推进天府绿道“结链成网”,中心城区形成自行车道骨干网络1000公里,累计建成天府绿道超10000公里,构建“机非分离”、安全便捷,有效串联居住组团、产业节点、重要功能区的高品质慢行交通系统,全面实现社区绿道直通“家门口”。

(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提高市政设施功能品质

1. 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持续加强市域路网建设。加快天府大道北延线和东西城市轴线(东段)项目建设,引领新区城市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  。按规划标准加快完善中心城区“环+射”快速路、主干路网,构建完整的路网体系。全力打通区(市)县跨界区域的“断头路”,优化片区路网结构,提升区域通行能力。加快构建产业功能区骨干路网,打通产业功能区对外连接通道,强化园区级道路互联互通,保障园区内外交通。推进中心城区普通公路市政化改造、运营、管理,合理优化道路断面,促进区域快速互联互通,形成城市交通新循环。

推进道路结构提档升级。落实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建设理念,打造城市街道“U”型空间一体化场景。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加强材料循环利用,推进市政道路装配式应用。挖掘中小街道交通潜能,优化路权分配和片区交通组织,形成有机接驳、高效循环交通体系。建立城市道路运行效率动态评估机制,识别和分析道路交通出行特征,改善道路交通功能,多措并举开展交通拥堵治理,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专栏13:市域路网建设

u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东西城市轴线(东段)和天府大道北沿线(成都段)建设,完善片区路网结构,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都市圈建设。全力推进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市政配套工程,优化蓉北商圈路网结构,提升赛云台路、商贸大道的桥梁、道路等其他市政配套设施。

u中心城区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推动武侯大道、成华大道、成龙大道等市级快速路和主干路道路改造建设。到2025年末,完成成都市中心城区规划快速路网及市级主干路剩余40公里里程道路改造,提升路网快进快出能力,提升城市道路品质,助力公园城市场景营造。

u其他城市道路建设。各区(市)县加快推进次干路网建设。打通区域断头路,全市每年不低于20条。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绿道建设,累计完成400公里。

2.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在“十四五”期间,将分步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等6项试点任务,充分释放新城建投资需求潜力,积极推进“新城建”项目落地见效。

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对接城市“规建管”相关平台,整合汇聚城市基础数据(GIS)、物理形态数据(BIM)和实时动态数据(IOT),构建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打造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全面推进CIM平台在城市体检、智慧市政、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基础支撑应用,支撑构建“CIM+”应用体系。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以CIM平台为数字底座,建设市、区(市)县两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汇聚共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资源,推动智慧管网、智慧物业、智慧工地、智慧交通、智慧水务(预警、防灾)有效对接,打造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智慧应用场景,实现“管理服务一门户、赋能服务一中枢、指挥协调一体系、信息发布一口径、运行监测一张图、数据资源一个池”,促进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公园城市建设更加韧性、安全。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紧扣“协同发展”思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为基础,以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化、信息化发展为抓手,以试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中,开展施工图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试点运用,逐步建立并完善BIM技术应用管理平台,推动部门、企业、人员、建材、器械等依托BIM技术应用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实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采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构架,开展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部署,探索“车城网”等运营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多等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率先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和成都高新区开展片区试点,建成投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常态化开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结合龙泉驿区全区全域开放目标,完成龙泉驿区重点试点片区范围内车路协同试点任务;建成新川创新科技园片区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实现试点区域内“5G+车联网”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探索无人驾驶在公开道路的商用服务;在有条件区域同步开展车路协同发展应用场景试点示范。

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在新、改(扩)建城市道路及设施设备更新过程中,同步规划部署智能化终端感知设备建设条件,逐步构建城市道路感知体系,实现重点区域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和自动采集,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以强化智慧多功能杆12为载体打造智能化基础设施底座,实现智能化设施设备的集约设置,一体化挂载。同步统筹地上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物联感知设备建设,高质量谋划一批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探索C-V2X车联网路测设备建设,开展与5G网络、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基准网络的联合组网,实现交通运行管理和智慧停车、充换电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联动及信息共享,为智慧城市建设赋能。

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施社区公共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管理。建立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业,接入电商、配送、健身、文化、旅游、家装、租赁等优质服务,拓展家政、教育、护理、养老等增值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专栏14: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u市级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统一构建城市数据基础底座,对接规建管相关平台,汇聚城市基础数据(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规划管控致率公共专题数据等)、物理形态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城市部件数据、工程服务项目数据等)和实时动态数据(城市感知数据、社会化大数据等),提供数据处理、融合分析和模拟仿真等服务。

u市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核心系统,建设覆盖全市的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支持、事件流转、监督评价等核心信息系统,建设AI算力算法中心、区块链、融合服务平台等共性应用支撑。

u市级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建立常态化的体检数据采集机制,将城市体检指标梳理成最小单元数据,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抽取体检指标中的关联数据,汇聚至体检平台中的城市体征功能模块,通过与体检平台中指标参考值功能模块进行比对,自动计算形成体检结论,利用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数据,形成有时空点位表达的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

u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管理平台建设。结合工程建设项目流程和业务管理需求,建设基于BIM技术应用的施工图审查、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业务功能系统和建设领域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u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构建“2+N”试点建设模式。“2个片区重点打造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稳步推进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N个试点项目在其他区域开展车路协同示范应用,如一环路、锦江大道等新、改(扩)建城市道路,金牛区北斗园区、东部新区简州新城等园区开展车路协同示范应用项目。

3. 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探索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以健康、舒适、绿色为导向,优化地下空间环境,促进地下地上协调开发建设,推动地下空间功能从单一支撑城市运行向多元复合转变。结合轨道交通、新城成片开发、旧城有机更新、地下交通设施建设,推动地下空间规模化、区域化开发,重点推进交子金融商务区、天府总部商务区、SKP及周边区域等为代表的成片开发区域地下空间建设。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市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新增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形成上下一体、有序集约的地下空间系统。

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出台《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提升地下空间法制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引领。研究制定《成都市地下空间建设管理技术规定》,强化技术指引。加快建立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进地下空间智能化管理。

(七)开展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1. 推进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防洪防涝能力

构建弹性基础设施网络。将韧性标准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提高城市重要建筑和生命线系统等关键设施设防标准等级,优化防灾减灾空间,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坚持防御外洪与治理内涝并重,优化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健全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实现老城区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

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市域生态本底,推进绿廊、绿楔、绿带等生态廊道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空间和生态网络的修复保护。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水环境改善、城市绿地建设等工作,实施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减少片区雨水净流量,实现“项目+海绵13”。新城区以目标为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逐步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排蓄结合-超标应急”的海绵城市建设系统。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成网。持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与道路一体化建设,中心城区加快“环+射”综合管廊布局成网,天府新区加快“六横五纵”综合管廊布局成网,东部新区重点推进“三横一纵”综合管廊布局成网。周边区(市)县按照管廊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区域交通性干道、商业核心区道路建设等统筹实施地下综合管廊。统一建立地下综合管网基础信息库,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控“1+2+N”智能管理体系14,建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各阶段数据为一体的地下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补齐地下管线建设短板。在城市道路新建、改(扩建)过程中,同步统筹建设配套地下管线,逐步提升地下管线智慧化管理水平,合理设置地下管线智能监测设施,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地下管线全过程建设管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排水管网普查成果,提升地下管线标准,治理管网病害,实施雨污分流,对易涝点进行专项整治提升。

2. 健全城市安全管理机制,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完善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城市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整治,提高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预测预警能力。制定城市建设领域重大风险预案,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切实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在片区城市更新改造中,同步推进燃气、供排水等老化地下管道更新改造,提升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能力和安全。积极推进全市房屋建筑风险自然灾害普查,强化老旧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形成CD级危房台账,通过修缮加固、更新改造、原址重建等方式动态消除安全隐患。

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强化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和建筑的应急避难功能。加快推进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现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完善避难及微型防灾设施,注重地下空间建设与人防工程结合,打造城市安全空间体系。在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同步规划布局火灾防控设施,加强消防安全监测和灭火救援能力建设。

推进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全面达标。提升施工图抗震设防设计质量,开展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确保抗震设防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强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监督,确保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推进新技术、新材料等在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运用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开展既有重要建筑抗震鉴定及加固改造,新建、改(扩)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不断提升城市设防水平和能力。

(八)大力推进建筑绿色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转型

1.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助力美丽公园城市建设

提升绿色建筑质量。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高品质绿色建筑,鼓励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老旧建筑节能、减排、节水、降噪、雨污分流和管网改造等绿色化改造。积极推广空气源、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健全绿色建筑管理机制。推动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建立完善从立项、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改造以及绿色建材、技术推广等管理制度,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加快实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度,支持企业申报绿色建筑标识。加快建立“互联网+监管”的建筑用能管理机制,升级完善“成都市绿色建筑能耗监测信息化系统”,实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在线监测。

实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按照“1+N”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我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完善建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改造过程中碳排放控制标准、技术及产业支撑体系,推动建筑行业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逐步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专栏15:绿色建筑发展

u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实施全面提升绿色要求、强化全过程管理、规范标识评价管理、推动能效水效提升、推进绿色化改造、开展试点示范、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强技术材料推广应用9项重点任务。

u推动能效提升。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成都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导则及审查要点》,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u推进绿色化改造。大力实施包含建筑节能、减排、节水、降噪、雨污分流和管网改造等内容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u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开展绿色建筑+健康设计,鼓励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选择适宜项目开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试点示范,总结实施经验,推广适宜技术措施。

2. 转变工程建造方式,创新驱动行业转型升级

加强系统化集成,推动建筑工业化。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和质量水平。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应用,完善符合成都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和人才培育体系,形成良好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逐步形成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集成化应用和全生命期智能化管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装配式装修,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

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完善工程总承包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培育具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建筑企业,完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和合同范本,鼓励政府投资项目、采用装配建造方式的建筑及应用信息模型的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和实行全过程咨询。

专栏16:工程建造方式转变

u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装配率,2021年起,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执行装配式建筑要求,单体或平均装配率不低于40%。其中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居住建筑部分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混合类项目,装配率不低于50%

u培育装配式建筑专业队伍。大力推动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建立装配式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打造多种形式的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提升行业人才聚集度。

u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技术攻关,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现代工艺制造、智能控制和优化、新型传感感知、工程质量检测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护、专用软件等核心技术。加强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

u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计价依据。支持超出基本装配率要求建设装配式建筑,超出部分计入住房建设成本。

3. 打造建筑业生态圈,实施延链补链固链强链

推进建筑业纵向建圈强链。聚焦建筑业“微笑曲线”两端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梳理区域布局、要素短板、关键技术等。向前端集成发展设计咨询、建造技术研发产业,向后端拓展销售、资产运营、工程检测、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等产业。推进建筑检测、财会、法律等建筑中介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构建产业发展创新体系,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绿色建筑产学研创新平台,设立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我市建筑业专项发展。

推进建筑业横向拓展融合发展。向上游延伸大力发展建筑制造业,施工机械、建筑设备、新型建材等制造业,向下游融合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会展服务、租赁服务、金融保险、融资服务、楼宇经济、要素市场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建立跨行业产业联盟,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齐全完善的总部企业、装备制造基地、科技研发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

专栏17:建筑业生态圈打造工程

u构建建筑产业生态圈。2025年在成都基本建成省级建筑产业总部园区,集聚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实施链长制工程,积极推进建筑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建筑产业生态圈,成为引领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u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在武侯区、龙泉驿区分别布局建筑服务业产业社区和建筑装备生产产业社区,在简阳市、金堂县布局建筑制造业产业社区。

u协同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协同推进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三期)、天齐增材制造创新及产业基地、卡诺普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及智能机器人、高端智能数控装备研究院、天府希望智谷智能制造基地、哈工大机器人科技产业园(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撑建筑装备产业发展。

u举办建筑业展会。组织举办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成都馆等国际化、高水平的建筑业展会,坚持打造中国(成都)建筑及装饰材料博览会(简称:成都建博会/CCBD)、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等知名展会品牌等。每年组织举办1-2场国际化、高水平的建筑业展会。

4. 推动行业高质发展,优化产业链全要素配置

完善建筑业人才体系。深化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建立“两场联动”闭合监管体系,实现实名制上工、数字化验证、电子化支付。加快引育高端建筑人才队伍,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内容改革,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加强建筑行业高端人才、产业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快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提升我市建筑质量水平,打造“成都建造”优质品牌。每年举办“成都市建筑职业技能人才大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建筑业研发投入和应用推广,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科技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科技评估制度,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完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加快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推动数据赋能产业链协同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探索大数据在建筑业创新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可溯源机制,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市场监管和行业服务的机制。

专栏18: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工程

u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制定印发《成都市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行动方案》,构建产业工人培育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产业工人培育“专家库”,录制操作示范视频、编制技能口袋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在建工地、实训基地、专业院校等优质资源,为广大农民工提供“线上下线”结合的技能提升途径。

u全面开展产业工人技能考核和星级认定。建立由行业专家、建筑工匠、高级技师和监督人员组成的建筑产业工人考评员库和巡考专家库,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考评员和巡考专家评分全过程实施监督,依托在建项目、实训基地、培训机构等线下资源,在市、区两级全面推进产业工人技能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予以星级认定,并与产业工人个人实名信息挂钩。

u建立产业工人培育行业激励机制。优化信用评价管理条款,根据企业对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的培育和使用情况予以信用加分。加大示范引领力度,将产业工人培育成果和技能大赛成绩作为评选成都市建筑业企业“二十强”的重要标准。推进星级产业工人项目覆盖,将星级产业工人的使用比例、使用时长、工资待遇等作为对建设项目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u定期举办“蓉城技能人才大赛”。自2022年起每年筹备举办成都市建筑职业技能人才大赛,对获奖的参赛选手按规定推选为“成都工匠”或授予“成都市技术能手”称号,在项目评优评先、个人劳务撮合方面予以激励

5.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做强企业

实施建筑企业做大做强行动。实施以效益为导向的总部经济引进模式,支持外地优质企业将总部迁入我市。加速提升本地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国有建筑企业混合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对外地迁入、新获得特级资质,被世界500强收购的企业给予市场培育期,期间予以信用激励。鼓励本地优质设计、建设、开发、物业等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向“投建管营一体化”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

深入拓展省外、海外市场。引导企业参与各类功能区、国家级新区、城镇化试点地区建设。鼓励全市建筑业企业与央企、省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承包商合作,支持外向型企业向国外高铁、公路、电力、港口、机场、油气长输管道等基础设施领域拓展。建立完善海外承包工程的项目协调机制、部门联系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

专栏19:产业结构优化程

u落实《四川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施方案》。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冶金建材、机械装备、医药化工等行业企业与建筑企业联盟协作,推动以承包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国际产能合作。

u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探索建立省外企业战略联盟机制,完善出海企业服务机制;在十四五时期末,省外建筑业市场占比达到40%。

(九)扎实开展村镇建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 加快县域中心镇建设,提升城镇建设质量

强化中心镇建设。培育“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省级百强中心镇8个以上,推动有条件的省级百强中心镇发展成为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型小城市。结合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建设、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等工作,编制出台我市中心镇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出台中心镇建设发展支持政策。强化中心镇县域支点功能,建设县域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次中心,依托中心镇建设的辐射扩散效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中心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六大提升行动”,切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推进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统筹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机制,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行模式。按照中心镇、其他镇、中心村、其他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置标准,全面摸排设施短板,制定建设推进计划,全面提升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2.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房建设品质

推广现代宜居型农房。深入开展新型农房建设试点,积极推广轻钢装配式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农房建设,建成一批“功能现代、结构安全、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

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加强农房设计和建设指导,制定《成都市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农村住房施工图集》,建立乡村设计工作站制度,指导各地落实农房建设质量基本标准和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农村建筑工匠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十四五”期间将全市农村建筑工匠队伍扩展到6000人以上。建立农村建筑工匠信用管理评价制度,保障农村住房施工质量。

加强农房安全质量管理。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全面排查全市所有农村房屋安全隐患,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对存在安全隐患农村房屋的整治任务。大力推动“数字农房”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管理+服务+监督”模式,建立农房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打通农村建房审批链、服务链和技术链,推动农房精细化管理。

(十)推进政务服务精细化建设,提升行业治理质效

1. 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

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把城市体检作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抓手。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将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安全韧性、绿色发展、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等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指标体系,建立形成年度城市体检问题整治评估制度、五年评估制度,用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系统治理城市病等突出问题。纵深推进区级体检,增加区级体检的颗粒度,将体检向街道、社区延伸,精准发现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系统治理方案。

完善城市体检信息化平台。结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将城市体检指标梳理成最小单元的城市体征指标,推动城市体征指标数据实时动态更新,建立常态化的体检指标数据采集机制,将体检平台嵌入“城市大脑”,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系统的数据支撑,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迈进。

2. 深化住建领域制度改革,打造公平可及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和工程质量安全双提升。从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一事一次办”出发,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精准化分类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政府审批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项目审批“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100%、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网上可预约率100%,进一步提高建筑领域行政审批效率。

推进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做好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和承接工作。深化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企业资质申报指导力度,合理引导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分类发展。进一步放宽企业准入限制,全面实行企业资质审批“一网通办”,推进资质审批电子化审查,强化资质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建筑业全覆盖、建设全过程、建筑全周期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实施信用主体动态化、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机制。

完善住建领域工程质量和投标管理机制。完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标准化工地管理体系和考评机制,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全流程监管,全面实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加强施工现场重大风险安全管控,完善监理制度和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机制。完善建筑领域招投标机制,实行招投标与信用、资质挂钩,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和异地远程评标,推行银行保函制度和工程保证保险,规范评标专家行为,加大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公示力度。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行政。完善住建领域立法体系,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住房租赁管理、商品房销售管理等领域立法步伐。规范行业监管,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支撑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八五”普法15,提升住建领域法治素养和行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相关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城市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涉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市重大办、市轨建办、市公建办、市更新办等各个市级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协调城市建设事业各项工作。加强与发改、规自等部门的相互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动规划实施。明确市级部门和区(市)县政府的职责,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

(二)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推进城市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积极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建设。推动政府投资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环境治理、产业配套等公共领域,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市民共同参与项目投建运,持续创新完善“项目清单+城市合伙人”机制。城市更新中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国企搭台、市场运作”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充分保障重大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基础设施领域积极推进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REITS)。

(三)完善监管考核,有效促进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督办、巡查、跟踪指导、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机制,加强对各区(市)县执行规划、标准、目标的监督考核,依法动态开展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价和末期全面评估,监督各地及时整改,确保规划高质量实施。强化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严格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管理,将主要指标纳入各部门、各区(市)县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附件:1.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重大项目

2. 名词解释


附件1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重大项目

 

分类

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具体内容

建设周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轨道

交通

1

轨道交通资阳线(S3

线路起于天府国际机场南侧的轨道交通18号线福田站,止于资阳市内的成渝高铁资阳北站,线路全长约38.7km,联系东部空港新城、资阳临空经济区、资阳城区。

2020-2024

2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S11

线路起于韦家碾站,止于德阳北站,全长约70km,联系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和德阳市。

2022-2027

3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

成眉市域铁路成都至眉山线位于成都市和眉山市境内。起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经眉山市视高、黑龙滩景区、岷东新区,止于眉山市东坡区,红莲村南站~音乐广场站,线路长57.69km,其中地下线长度9.88km,高架、地面及过渡段长度47.81km

2022-202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轨道

交通

4

市域(郊)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

线路起于青台山站,止于天府机场34号航站楼站,线路长约50.8km

2022-2028

道路

提升

5

东西城市轴线(东段)工程

东西城市轴线(东段)起于绕城高速,止于金简黄快速路,串联中心城区、龙泉山、成都东部新区、简阳市,全长约55.9km,新建具备快速通行能力的城市主道路,涉及新建立交节点和下穿隧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

2022-2025

6

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工程

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起于北三环路,止于成都德阳界,总长约36.3km,规划设计为具备快速通行能力的城市主干路,涉及新建立交节点和下穿隧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

2019-2025

7

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工程

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起于北三环路,止于成都德阳界,总长约36.3km,规划设计为具备快速通行能力的城市主干路,涉及新建立交节点和下穿隧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设计预留快速公交和其他大运量交通建设条件。

2020-202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公共

配套设施

8

空港新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

建设天府校区,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运动场所、12个科研实验室、6个行业实训基地和中国民航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2020-2021

9

天府新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

建设综合教学、图书情报、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公寓、食堂、室内外活动中心等,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2020-2023

10

成都科学馆项目

建设科学馆功能用房、设施设备、地下室及室外总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9.57万平方米。

2020-2023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1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进龙泉驿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教学楼改建及新校区建设项目、简州新城北京吉利学院迁建成都项目、温江区四川理工技师学院扩建项目、空港新城成都体育学院整体迁建一期、淮州新城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淮州新城职业教育体验中心、成都市体育运动学校改扩建等项目。

2019-2023

12

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工程

推进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检测能力提升项目、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三期项目和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等项目。

2020-2023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3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工程

推进成都天府新区华西天府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期工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二期等30个工程项目建设。

2020-2023

14

文化地标建设工程

推进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群、成都张大千艺术博物馆、金融城文化中心(成都美术馆)、天府文化中心、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成都考古中心、金沙演艺综合体、成都图书馆新馆、天府美术馆、当代艺术馆、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乐团驻场、杜甫草堂古籍保护展示中心(成都中国书法馆)等项目。

2020-2022

15

学位供给增加工程

推进“高中普及攻坚”行动2020年项目,建设华阳中学香山校区、天府五街南侧一中、职教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项目等16个项目。推进2020年中小学新建项目(三年攻坚),新建中小学65所。

2019-2024

16

优质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推进简阳市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和金堂县社会福利院迁建等项目。

2019-2022

17

特殊教育提升工程

推进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市特殊教育学校提升项目、第五十二中学基础建设、成都青少年培训基地建设等项目。

2020-2022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TOD综合开发项目

18

推动昌公堰站、四川师大站、马厂坝站、三岔站、陆肖站、双凤桥站、龙潭寺东站、行政学院站、二江寺站、钟家湾站、双流西站、梓潼宫站、新津站、廖家湾站等14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力争累计启动60TOD项目。

2019-2025

老旧片区改造项目

19

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城市更新

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范围为中环路二仙桥西路南北两侧,实施范围占地面积约1368亩,总投资约76.1亿元。将成华区中环路二仙桥西路南北两侧以延续工业文化为特色,通过“文创+”“园区+”发展思路,利用工业遗产文化资源,打造“音乐演艺、影视传媒、数字娱乐”三大文创产业生态,对区域的工业文化进行再活化和再塑造,实现老厂区、老厂房活化利用。

 

2020-2025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老旧片区改造项目

20

下涧槽片区城市更新(一期)

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北至东华一路,东至十里店路,南至中环路二仙桥东路段,西至二仙桥北路,总占地面积约1337亩,总投资约56.1亿元,拟分为一、二期实施。项目范围包括理工大片区和二仙桥片区,改造内容涉及量子娱乐、滑板公园、大师讲堂的一体化改造等,考虑发挥工业遗存的元素,实现轴线展开、片区联动发展,采取多元化的市场经营手段,以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确保项目实现盈亏平衡。

2021-2025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老旧片区改造项目

21

清源路片区城市有机更新

项目位于蓉都大道以西,桂湖东路以南,外南街以东,南门河以北,片区总占地约750亩,位于地铁三号线钟楼站和马超西路站之间,拟打造最具新都风味的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建设游人如织的商业街区、人文荟萃的创意空间;可阅读、有温度的社区聚落,重点实施承载美好生活愿景的社区综合体、创造美学体验的文创交流空间、提供创意体验场所的商业街区、绿色生态共享的滨河绿道和品质宜居的居住社区。

2021-2024

22

临邛古城·文脉巷片区街巷复兴项目一期-建设

项目位于天庆街以及南,南街以西,长松路以北,花园巷以东,占地面积约106亩,规划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项目按照建新有旧的理念,以“一街四巷连七坊,三社六馆重九院”为空间规划布局,通过建设公馆酒店区、历史人文区、非遗文创区、特色名店区、地域民俗区、文脉历史传承区7个主题街巷承载传统“院落”意象呈现。以“大店国际范、小店临邛味”为业态及产业构建,以首店经济重构古城全新消费场景,叠加多元化商业业态,激活项目昼夜经济,提升街区持续活力。

2020-2023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老旧片区改造项目

23

彭州龙兴寺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城市有机更新

项目位于彭州市,对龙兴寺片区一期核心区304亩(商业135亩,市政道路116亩,公园绿地53亩)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特色商业步行街、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绿地景观及11条市政道路。

2020-2023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24

推进通济桥街122号、三岔横街1号、玉林西路13号、肖家河正街43号、经天路5号院、浣花北路26号、工人村19栋院、抚琴街南二巷14号、玉林东街46号、双桥路2495栋等2555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内容涉及安防设施、公共部位维修、屋面防水、生活垃圾分类、路面硬化、楼道翻新、外立面翻新、化粪池及排污管道改造、供水、供气、线路序化、改造管理用房、停车棚、整治小区及周边绿化、照明、增设休闲座椅和健身设施、增设快递存放设施、便民服务等,涉及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21个区市县。

2021-2025

历史文脉保护利用

25

推进锦江区春熙路的联升巷打造,武侯区的大学路与林荫街风貌提升。推进文殊坊—文创社区、文殊坊—妙圆剧场、文殊坊—空林博物馆、散花楼与彩虹吧及醉梅轩等7个天府锦城提升项目,植入新型功能业态。

2020-2025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轨道交通

26

13号线一期

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起于瓦窑滩站,止于龙安站。线路全长约29.07km,全部为地下线。

2019-2024

27

10号线三期

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工程,起于人民公园站,止于太平园站(不含),线路全长约5.87km,全部为地下线。

2019-2024

28

18号线三期

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包含北延段、临江段,其中北延段:起于火车北站,止于火车南站(不含);临江段:起于机场北站(不含),止于临江站。线路全长约13.55km,全部为地下线。

2019-2025

29

17号线二期

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工程,起于机投桥站(不含),止于高洪站,线路全长约24.76km,全部为地下线。

2019-2024

30

19号线二期

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起于九江北站(不含),止于天府新站。预留合江站,线路全长约42.87km,全部为地下线。

2019-2023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轨道交通

31

27号线一期

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起于石佛站,止于蜀鑫路站,线路全长约24.86km

2020-2024

32

30号线一期

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止于白鹤林站,线路全长约26.284km,全部为地下线。

2020-2024

33

8号线二期

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分为西南延和东北延,其中西南延段:起于龙港站,止于莲花站(不含)。东北延段:起于十里店站(不含),止于桂龙路站。线路全长约7.81km,全部为地下线。

2020-2024

34

第五期建设规划

以“完善整体网络、提高线网覆盖程度”为导向,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完善对大客流集散点和重点功能区的轨道服务,补强轨道交通网络功能,提升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服务水平,扩大远郊市县轨道交通覆盖范围。第五建设规划力争在2024年获批,获批规模力争达160km以上,获批项目于2025年前全部实现开工建设。

2024年获批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基础设施提升

35

城市“环+射”快速路体系完善工程

续建草金路(晋阳路、永康路一线)改造工程、杉板桥路改造工程、沙西线(西华大道)改造工程、羊西线(蜀西路、西芯大道一线)改造工程项目,总长约31.9km;拟建成华大道(三环-绕城)、武侯大道(三环-绕城)、成龙大道(三环-绕城),总长约15.5km

2020-2025

36

城市主干路网品质提升工程

结合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持续提升中心城区主干路网体系,按照街道一体化建设原则,研究川陕路、成洛大道(二环-三环)、成龙(二环-三环)等40km城市主干路工程。

2020-2025

37

中心城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程

整合既有规划的三级绿道体系,优化提升中心城区自行车道约900km,构建安全、便捷、顺畅的自行车道系统,并同步完善人行道和道路两侧绿化景观,整体提升慢行空间品质,促进中心城区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融合”。

2020-2025

38

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市政配套工程

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市政配套工程包括赛云台路、商贸大道的桥梁、道路等其他市政配套设施。

2020-2025

39

“断头路”打通

每年不低于20条。

2020-2025

综合管廊

40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成网建设工程

统筹持续推进管廊建设,构建管廊成片成网,规划建设规模约154km

2020-2025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海绵城市

41

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综合防涝提升工程:全面消除现存历史上严重的易淹点(区),开展中小河道提标整治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海绵+。开展全市104座下穿隧道提标改造工作,排涝能力提升至50年一遇。推进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生态修复综合项目(西片区),推进城市综合海绵体建设。

2020-2025

海绵城市

42

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

天府新区推进麓湖、兴隆湖、中央商务区连片海绵示范区建设,按照海绵理念推进水系建设、河道整治工程,统筹推进海绵型绿廊、绿地公园、道路建设。东部新区在推进海绵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步推进污水干管、厂站建设,开展中小流域整治。

2020-2025

公共配套设施

43

重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

推进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都大运村项目、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游泳跳水馆、多功能体育馆、小球馆)、凤凰山体育公园和温江CBA赛事中心等项目。

2018-2021

 

 


附件2

 

名词解释

 

1. 公园城市:是指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开辟未来城市发展新境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和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2. 一山连两翼:一山指龙泉山,两翼指中心城区、东部新区。

3. TOD:即以公共交通引导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指以公共交通站点(轨道交通等)为中心,在站点500米到800米(510分钟步行)范围内进行混合功能及高密度开发,通过城市公共交通与土地协同发展的模式,构建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中心,打造“人行友好”的绿色慢行出行体验。

4. 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

5.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6. 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7. 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8. 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9. 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开放空间的围墙、增加城市绿地。

10. 金角银边: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剩余或在规划设计中被忽视的空间,主要包括高架桥下空间、腾退闲置空间、公园边角地、城市边角零碎地等,这些空间分布广泛、位置便利,开发利用价值极大。

11. 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即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池,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国民体质中心。

12. 智慧多功能杆:由杆体、综合箱和综合管道组成,与系统平台联网,挂载各类设施设备,提供城市管理与智慧化服务的系统装置。

13. 项目+海绵:依托建筑小区、道路、绿地、停车场和雨水管网等载体,因地制宜地植入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统筹建设,最终实现多赢目标的建设模式。

14. 地下综合管廊智能监控“1+2+N”智能管理体系:即1个市级总控中心、2个区域控制中心、N个分控中心,构建全域监控管理和片区巡查管理相结合的智能管理模式。

15.“八五”普法:是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
姓名: *
电话: *
地址: *
备注: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