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1501号万和中心3栋806号
服务热线1
13880368355
服务热线2
19983396406
咨询热线
13541229833
重要信息公示
您的当前位置为: 网站首页  >  重要信息公示  >  重要信息公示

【成都】《成都市违法建设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  日期:2019-04-08

       为提高地方性法规立法质量,现将《成都市违法建设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网上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9年4月12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至成都市司法局。

       联系方式:
       信函请寄至:高新区蜀锦路59号成都市司法局法规二处 
       邮编:610041
       传真:028-61885411

附件:成都市违法建设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成都市司法局
2019年4月2日

附件

成都市违法建设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维护城乡规划建设秩序,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的预防、监管、制止、查处等治理活动。
       土地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河道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人民防空等法律法规对相关建设活动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术语含义】
       本规定所称违法建设,是指违反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市城乡规划区内进行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包括以下情形: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二)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定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三)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或者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但未按照批准内容或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或者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四条【基本原则】
       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应当遵循源头控制、分类处置、属地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查处整治与环境美化相结合,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第五条【政府职责】
       市、区(市)县人民政府(管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工作联动、经费保障和监督问责机制。
       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履行违法建设属地日常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并实施违法建设拆除工作。
       第六条【执法主体】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是本市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执法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违法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考核和重大复杂违法建设案件的查处工作。
       区(市)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辖区城镇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负责乡、村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和拆除工作。
       违反土地管理规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占用耕地和其他违法用地进行建设活动的,由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确定的部门负责查处。
       违反公路管理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和其他违法侵占公路进行建设活动的,由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确定的部门负责查处。
       第七条【经费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 源头治理
       第八条【行政监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源头控制、联动处置的原则,履行各自管理领域内违法建设的预防控制、监督管理和及时制止职责。
       城乡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规划许可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建设工程验线和竣工规划核实等管控措施,防止违法建设发生。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建设项目现场检查,对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违法建设治理协助义务实行信用记分管理,预防控制违法建设发生。
       第九条【巡查制止】
       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地域责任制、巡查制度和违法建设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制定巡查防控方案,实行全面覆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的巡查制度。发现违法建设行为正在进行的,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及时制止。
       社区、村民委员会在本区域内发现违法建设的,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并及时向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或者执法机关报告。
       第十条【物业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本建筑区划内建设施工、装修改造活动的日常巡查,建立违法建设信息发现、登记、报告、防控制度;发现存在违法建设情形的应当积极劝阻、制止,利用小区公示栏公布业主违法建设信息和查处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或者执法机关报告,并协助开展查处、拆除工作。
       第十一条【施工管控】
       设计单位不得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向当事人提供设计图纸等服务。
       施工、监理单位不得承建、监理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未经批准的临时建设的建设项目。
       经营预拌混凝土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向违法建设项目出售预拌混凝土。
       第十二条【摸底排查】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组织全市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数据采集工作,在本市建立违法建设信息的数据库及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查处违法建设信息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违法建设数据的摸底排查及违法建设数据的上报,上报同时应附违法建设的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投诉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不得进行违法建设,或者利用违法建设获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投诉举报违法建设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应当理清职责边界,建立健全投诉举报问题处理制度及高效便捷的网络理政平台运行机制,及时接受、处理有关违法建设的投诉举报。
       第三章 查处规定
       第十四条【调查取证】
       执法机关收到投诉、举报涉嫌违法建设信息后应当及时到违法建设现场调查取证,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航拍、电子监控、现场勘验、执法记录仪等方式收集、固定证据。
       第十五条【及时处置】
       对正在进行的违法建设,执法查处机关应当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建设或者限期自行拆除,并可采取暂扣施工工具、材料和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自行拆除的,属地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及时消除违法状态的措施,强行制止违法建设,消除违法结果。
       违法建设引发或者可能引发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可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强行消除违法结果。
       第十六条【分类处理】
       执法查处机关经过调查,根据违法建设是否属于下列情形,依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一)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
       (二)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
       (三)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又不能拆除的。
       第十七条【尚可改正情形】
       违法建设属于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影响的情形包括:
       (一)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在限期内采取局部拆除等整改措施,能够使建设工程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 
       (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但已取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文件,且建设内容符合或采取局部拆除等整改措施后能够符合审查文件要求的。 
       第十八条【无法改正情形】
       违法建设属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包括:
       (一)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违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内容、规划条件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隐蔽工程;
       (二)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或者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但不按照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或者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三)侵占城镇道路、消防通道、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用地的;
       (四)在供水、供电、供气、输油管道、管线等法定保护区内进行违法建设的;
       (五)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地段、历史建筑保护等范围内擅自建设的;
       (六)擅自在建筑物楼顶、平台、露台、架空层、地下空间等位置进行建设的;
       (七)擅自在已经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用地范围内或者利用建设工程擅自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
       (八)其他应当认定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第十九条【不能拆除情形】
       违法建设属于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又不能拆除的情形包括:
       (一)拆除将影响合法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安全,且无法采取结构安全措施的;
       (二)拆除将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者将损害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
       (三)现有拆除技术条件和地理环境限制无法实施拆除的;
       (四)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无法拆除的。
       第二十条【限拆决定】
       执法查处机关调查取证后确定属于违法建设的,应当在查实后的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需要拆除的及时向违法建设当事人送达限期拆除决定。
       第二十一条【催告时限】
       对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建设的决定逾期不履行的,执法查处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对违法建设当事人进行催告,催告其在限期内进行拆除,催告期不少于5日。
       第二十二条【公告方式】
       催告期届满后违法建设当事人仍不拆除,需要强制拆除的,执法查处机关予以公告。公告应当在违法建设所在地显著位置张贴,也可以通过执法查处机关的门户网站或者新闻媒体发布。
       第二十三条【强拆决定】
       违法建设当事人经公告后在限定的期限内仍不拆除,且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执法查处机关依法作出强制拆除决定。
       属地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是强制拆除的实施主体。
       第二十四条【文书送达】
       执法查处机关应当依法将查处违法建设的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
       依照法律规定可以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等方式。
       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执法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执法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执法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或者张贴在违法建设所在地的显著位置,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违法建设当事人无法确定、下落不明的,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执法查处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布其门户网站网址。
       第二十五条【不明当事人处理】
       查处违法建设,建设主体或者违法建设的实际占有人为违法建设的当事人。无法确定当事人或当事人姓名、名称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表述为违法建设行为人。
       对无法确定当事人的违法建设,执法查处机关应当在其网站、公共媒体或者违法建设所在地发布公告,要求限期处理,公告期限为六十日;公告期满后仍无法确定当事人的,执法查处机关可以在公证机构办理证据保全手续后,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强拆实施】
       强制拆除实施机关实施强制拆除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实施强制拆除前组织制定强制拆除预案,必要时进行社会风险评估;
       (二)实施强制拆除时,应当提前通知违法建设当事人;违法建设当事人拒不到场的,应当在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见证下实施强制拆除;
       (三)违法建设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将违法建设内财物搬离的,可以在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见证下将财物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四)制作强制拆除现场笔录并全过程记录;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七条【代行拆除】
       违法建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自行拆除且经催告后仍不履行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实施代履行:
       (一)占用绿地等进行违法建设,破坏自然资源的;
       (二)占用道路等进行违法建设,危害交通安全的;
       (三)法律规定可以实施代履行的情形。
       前款违法建设形成障碍物、污染物、遗洒物,当事人不及时清除的,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
       第二十八条【主动拆除】
       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违法建设的应当主动拆除;拒不拆除或者阻碍查处工作的,由执法查处机关书面告知其所在单位或者人事组织部门。
       第四章 执法联动
       第二十九条【联动机制】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违法建设执法联动协调机制,研究解决违法建设治理过程中的重大、难点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违法建设查处相关工作。
       第三十条【执法协助】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违法建设,需要向其他部门和单位查询、复印档案等有关资料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或证明。需要规划主管部门对是否办理规划许可、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的影响出具意见的,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明确回复。
       第三十一条【联动限制】
       违法建设不得作为生产、经营、居住场所。
       不动产登记部门不得对附有违法建筑的不动产办理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手续。
       利用违法建筑作为经营活动场所的,市场监管、公安、文化、消防等部门不得办理行政许可、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或备案手续。
       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不得向违法建设提供服务。
       第三十二条【联合惩戒】
       执法查处机关应当及时将当事人拒不自行拆除违法建设的信用信息抄送国土、城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可以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财政资金、户籍管理或者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失信管理,并将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函告征信机构,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第三十三条【拆改结合】
       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城乡环境治理、景观打造提升等要求,根据城乡规划做好违法建设拆除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城乡环境绿化、美化工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一般规定】
       法律、法规对违法建设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社区组织责任】
       社区、村民委员会发现违法建设不予劝阻制止、不及时报告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予以批评,责令改正。
       第三十六条【物业企业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未履行违法建设发现、报告、劝阻等义务的,根据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实行信用记分管理。
       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巡查义务,发现违法建设未予劝阻、制止或者未按规定报告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公共服务单位责任】
       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服务单位违反本规定,为违法建设提供相关服务或者未按要求停止提供服务的,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其他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为违法建设提供水、电、气接驳的,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责任】
       设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提供施工图纸等服务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2000 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违反本规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查封施工现场,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工程监理单位违反本规定从事监理活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出售预拌混凝土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规定出售预拌混凝土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拒绝入户调查责任】
       违法加建、改建的当事人以拒绝入户等方式阻碍查处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勘验等查处工作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责任】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实施、参与、包庇违法建设以及阻挠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的,查处机关除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设外,应当提请有关机关给予政务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条文释义】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临时建筑是指,因生产、生活需要临时建造使用,结构简易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拆除的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包括施工现场使用的暂设性办公用房、临时性售楼部、生活用房、围挡等建(构)筑物。
       构筑物是指,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如水塔、蓄水池、化粪池、地下管廊、通道等。
       第四十二条【实施办法】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配套实施办法。
       第四十三条【生效时间】
       本规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
姓名: *
电话: *
地址: *
备注: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刷新